文明之源,萃图成字,礼序乾坤,焕华夏文明之光。
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史,从新石器时代先民们“仰观象于天,俯观法于地,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,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刻绘符号,到迄今为止我们熟知的汉字,中华文明,在这些承载先民智慧的文明星芒映照下,成涧成溪,奔涌向前。《联播观察》推出“字字珠玑”系列,带您走进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的历史空间。
7月2日播出的《四川新闻联播》关注了立足文物典籍,探寻巴蜀文化密码。目前,“汉字中国——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”特展向市民朋友呈现了汉字的千年演进历程。
(相关资料图)
找文物啦!找文物啦!大家在成都博物馆“汉字中国”特展上观展时,有没有注意到一块远古的“漫画”呢?快来猜猜这块文物上的图案记录的是什么?
“右边人拿着的难道这是一个弓箭?”
“他们是在相互比赛吗?”
“感觉是在狩猎的过程中。”
这一幅远古“漫画”让网友们脑洞大开。大家能想象吗?距今约4000年前,当时居住在石峁遗址的先民们,通过这样刻画图画符号的形式,记录下了属于他们的“历史日记”。而这件出土于陕西榆林神木市石峁遗址的“人射马石雕”原本镶在墙体上,以浮雕的方式成图,就有考古专业学者就猜测道,这记录刻画的或许是一场战争,也或许是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。
场景表现了两个主体,左边是一个马首,右边是一个弯弓搭箭的人,这可能是石峁“祭司”的形象,神态威严,发饰、五官、胡子一应俱全,周身雕刻精美。他的箭头正向马首迎面射去,虽然马没有雕刻出四肢与躯体,但马首的特征还是很明确的。射箭的人形已经不甚清晰,但弓箭却很明确,弓、弦、箭一样不少,“日记”以“图画”的方式,展现了远古先民们生活的生动场景。
成都博物馆讲解员 杜宇: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时候,整个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处于龙山文化时期,而在龙山文化当中,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石峁遗址里,我们出土了这件人射马石雕,它的出土也印证了专家的一个推测,就是我们的中国汉字,就是由最早的各种刻画符号和这样的原始图画逐渐演变而来的。
学界普遍认为,图画是汉字的源头之一,原始图画向两方面发展,一方面成为图画艺术,另一方面成为文字,“人射马石雕”生动诠释了石峁先民以图像记事的方式,而“射”字很有可能是由此而来。
文明之璀璨历程,自汉字始,载于文物,融于时代。这个夏天,成博邀您来“汉字中国——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”特展,瞧瞧石峁先民们的“历史日记”,共赴这场一“字”之约。
点击看更多:四川新闻联播丨立足文物典籍 探寻巴蜀文化密码